如何引导学生看电影——观看电影《生命之树》的反思

更新时间:2024-03-29 21:09:03 观后感

  如何引导学生看电影

如何引导学生看电影——观看电影《生命之树》的反思

  观看电影《生命之树》的反思

  我把电影引进品德课程,名曰电影欣赏课。进入课堂的电影,都是经过一番挑选并且事先看过至少一遍。确认其题材有教育意义,其表现形式学生会喜欢才让学生观看。

  但本学期有一部电影,由于时间关系,我来不及观看。只是看了电影简介:《生命之树》是通过讲述一个典型的美国家庭的故事,表达了创作者对生命的看法。主人公是一个叫杰克的11岁男孩,他是家里三兄弟中的一个,父亲严厉粗暴,母亲温柔又无所作为,是个虔诚的基督教徒。哥哥的意外死亡让他家里发生改变,成年的杰克生活很不顺利,当他思考自己的人生轨迹时,对生命和生活以及信仰有了更深理解。本片获得第64届戛纳电影节的金棕榈奖,并获得最佳影片、最佳导演,最佳摄影奖。浏览一些影评:这是一部非常唯美的电影,具有很强的艺术视觉效果。于是,直接在课堂上播放。

  画面确实很唯美,音乐也很悠扬,但是电影采用上帝式的全知视觉和时空错乱的意识流手法展开叙述。一会是茂密的森林里,小草发芽、树木葱葱,花儿、枯枝坠落;一会是动物的出生,奔跑寻食,互相残杀;一会是山川河流,一会是田野阡陌画面切换很快,语言讲解很简单。对成年人理解起来都有困难,学生自然更看不懂,学生开始躁动了!没办法,只能噶然而止。

  通过这次观影的遭遇,再次引发我反思:电影欣赏绝不是简单地让学生看电影。如何把电影引入课堂,发挥其真正教育功能?在此,提出粗浅的建议:

  一、看前的选择和指导是基本。电影如浩瀚的书籍一样良莠不齐,鱼龙混杂,不是开卷就有益的。老师一定精心去筛选,推荐学生看的电影,至少要符合两个基本要求:1、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。(2)符合学生年龄特征,即学生看得懂。电影的教育意义包含很多元素,比如主题内容健康、深刻,有教育性;电影表现形式的艺术性以及审美性等。看前的指导主要是激发学生观影的兴趣。我通常的做法是:大肆介绍导演及主要演员的概况;渲染电影插曲的音乐效果;介绍电影拍摄时的一些有趣的花絮;提出一两个有悬念或思考性的问题,吊吊学生的胃口。

  二、看中的提示和重播是重点。作为成年人观影,自然喜欢一气呵成。但是,电影作为学生的课程,不可忽视其艺术欣赏和教育功能。所以,在电影的关键处给学生提示,引发学生重视;对精彩的镜头,感人的画面,或有趣的、富有哲理性的人物对话,可以重播,让学生慢慢咀嚼欣赏。记得在观看《音乐之声》这部电影时,影片有很多画面很美,溪流、山坡、绿树、野花,我提示孩子们带着春游的心情好好欣赏大自然的美景;当女主角玛利亚教孩子唱歌和跳舞时,音乐很悦耳,舞蹈很得意,让学生跟着学,通过几次的回放,学生很快学会了。

  三、看后分享与点评是升华。电影看完不等于课程结束,每看完一部电影,都有必要进行电影交流。电影中最让你有感触的是哪个场景?人物的那段或那句语言让你有共鸣?为什么?你喜欢电影中哪个人物,为什么?类似提出这样的问题让学生谈其观后感。而老师呢,则作为影评人,站在艺术的高度,与学生分享电影揭示的深刻内涵以及其表现形式的艺术性。

  电影这有声的教材,进入课堂,尚有很多值得谈论的问题?比如观看整部电影的时间安排问题?电影其内涵挖掘的深浅问题等。期待在实践中不断去完善电影课程。

查看更多
标签: 如何 引导 学生 电影 观看 生命 反思
不够精彩? 再来一篇 我要投稿
字典网专稿内容,转载请注明出处,来源链接: https://zw.zidianwang.com/zuowen_rwyqgziiptke/
观后感推荐
热门观后感推荐
首页
栏目
栏目
栏目
栏目